“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自入选科技部2013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以来,在拓展特钢新材料产业链条、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打造专业化产业载体、营造创新开放合作的发展环境等方面进展顺利,发展形势良好。”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局级调研员修小平近日在对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进行调研时表示,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已初具规模,前景广阔。 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去年11月,科技部公布了2013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名单,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目前,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已建成江苏省高性能金属线材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金属线材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特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贝卡尔特亚洲研发中心和兴澄特钢研究院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研发机构。充分依托江阴高新技术创业园、扬子江科技企业加速器和产业园等载体,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集聚了兴澄特钢、法尔胜泓昇集团、比利时贝卡尔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特钢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 2013年,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集群已有产业链企业及服务机构13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2家,上市公司3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元企业3家。2013年,特钢新材料集群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16.35亿元,同比增长16%。目前,江阴高新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特种钢“替代进口”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并先后被认定为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江阴高性能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 据了解,为加快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江阴高新区努力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做到“为我所用”。为解决特钢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江阴高新区围绕加强与印度塔塔钢铁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北京钢铁研究院、江苏省钢铁研究院等研发设计机构的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促成相关技术成果在集群内转化和应用。同时,江阴高新区以东南大学江阴新材料研究院为主体,以国家线材金属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在原有的金属材料测试与技术服务公共平台上加以整合和完善,新建了特钢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平台专注特钢新材料产业中下游产业链环节的技术服务,重点为江阴市及江苏范围内的特钢新材料企业展开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检测及加工等技术服务。集群内除国家金属线材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特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研发机构外,还拥有跨国公司亚太研发中心5家、产业技术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多个。 在引进和发展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方面。江阴高新区组建和引进了江苏省高性能金属线材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1家、具有行业资质的产品检测认证平台2个、组建了科技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科技产业市场营销服务机构、高端人才培训中心、专利检索及维权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科技金融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19家。 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江阴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陶正贤表示,江阴高新区将依托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现有基础,充分发挥园区内智力密集优势,做大做强精特钢、特钢高端制品,以及下游应用等领域产品,强化自主创新,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不断提升特钢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使特钢新材料产业成为推动江阴高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特钢产业中心。 江阴高新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下一步的目标是:特钢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900亿元,江阴高新区特钢延伸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培育形成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5家,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30件以上,形成1-2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示范线,建立江苏省特殊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2-3个国家级技术研发创新团队,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比重达3%以上;节约核心资源,吨钢金属用量减少10%以上,实现节能减排,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钢研发和生产基地,培育一批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特钢拳头产品,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产品10件,构筑以专利和标准为支撑的特钢知识产权体系,申请专利500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建立产业集群的持续与优化发展机制。 修小平认为,当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围绕产业链加强上下游的合作,形成互动,江阴高新区应继续坚持在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利用大企业的优势,推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江阴高新区在做大做强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方面已经具备非常好的基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建设情况良好、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专业化建设也已经提到议事日程。要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鼓励企业间、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不断降低集群企业的交易成本和提升创新效率。 修小平强调,产业集群发展必须走市场化道路,但由于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所以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江阴高新区应继续加强和健全各种相关组织和机制,支持大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能力建设,要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创造条件和环境。建设好江阴高新区的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必须要依靠龙头企业。 在肯定大企业作用的同时,修小平表示,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扶植要依靠市场化机制,政府也要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互动搭建平台。 修小平表示,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可以更好地助推我国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应充分利用中外展览的机会,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科技部火炬中心将大力支持产业集群走出去,实现国际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