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575-86383726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钢材资讯 >>2011年我国钢材出口的形势 优特钢为亮点 提示:找轴承配套产品请点这里 我也要发布产品信息

2011年我国钢材出口的形势 优特钢为亮点

发布时间:2011-10-24 发布人: 新昌金戈轴承有限公司 点击量:942
fiogf49gjkf0d
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看,钢材需求依然较为强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吕政在2011年经济形势时表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将以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为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则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支出的扩张着力点要向基本公共服务、战略性产业和欠发达区域倾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能孤军深入,必须与货币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主要经济体的财政政策相协调。与会的专家认为,2011年开始实施“十二五”国民经济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8%。国务院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预测明年第二季度后,中国经济将逐步企稳回升,全年经济增长将到达9.5%左右。而大多数研究机构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9%-10%。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速度问题,而是如何快速平稳地实现经济方式的转变。从与会的政府部委领导和经济学家传递的信息来看,2011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拉动国内钢材市场需求。2010年,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消耗钢材3400吨左右。那么,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稳健增长,钢材的消耗量同样十分可观。
钢铁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刚性成本将支撑钢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认为,资源被垄断等问题是未来钢铁中的障碍。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苏晶指出,国内原材料上涨、劳动成本上升等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影响到企业出口积极性和竞争力。明年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可能继续上行,带动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税改革迫切,将推高原材料价格上涨。由此使钢材生产成本继续上升,钢厂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今年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6%,而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仅为3.55%,处于各行业中的低位。骆铁军认为,今后钢铁行业将进入“低增长、微利润”状态。原料市场价格继续攀升,在日益增大的成本压力下,钢厂为缓解成本压力,确保企业效益,显然很难下调钢材出厂价格,从而支撑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的基本格局。
钢材出口情况可能好于2010年,但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出口增幅有限,形势不容乐观。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苏晶在他的《全球性贸易摩擦下的中国进出口形势及政策变化》报告中指出,由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分化,欧美日自护性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美元将继续走低,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将影响贸易。美欧等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呈现多手段、深层次的特点,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今年以来,美欧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从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由产品向产业、汇率等宏观层面延伸。中国家也会对我国传统优势行业和产品形成冲击。中国钢铁业应以立足国内需求为主,保障适当出口。那么,对于出口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有的认为应采取类似原油和煤炭的出口政策,但钢铁行业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还要维持高端出口,保持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中国保持适当钢材出口是必要和必需的,但是出口量不能太大,钢铁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要妥善处理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和加快外贸方式转变的关系。国务院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指出,我们将逐步改变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要逐步拉动国内需求,增强消费能力。预计2011年钢材月度出口增速将呈前低后高走势,全年出口增长将回落到15%。
优特钢需求增长将成为钢材市场的一个亮点
中国特钢协会胡名洋在他的《“十二五”期间特钢关注点及市场机遇》专题报告中指出;将高品质特殊钢、特种合金材料、军工配套材料纳入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有助于我国特钢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在未来后经济时代成为国家新兴产业之。特殊钢将迎来一个新的时期,特钢、优钢市场将越来越大。从2010年优特钢的用钢比重看,工业用钢占38.2%;建筑业(不包括交通、石油管线、海洋工程)占48.5%;交通运输占5.2%;其他占8.1%。而在工业用钢中,装备制造用钢量占49.0%,船舶工业占13.0%,汽车行业占18.0%,石油石化工业占5%,轻工业占10%以上。在2011年以及未来几年,优特钢在航空和高铁等先进运输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智能制造装备、风机装备、核电装备、冶金装备、环保装备、电子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对钢贸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来源:海鑫钢材信息网)


如您想进一步推广发布信息,中国轴承网编辑为你推荐现在免费加入,叁叁企业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本网介绍
  • 举报、删除、修改及认领信息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轴承网 (创办于2006年) 客服咨询:0575-86383726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报警处置中心 备案号:浙ICP备05073488号
    轴承网―以新昌轴承为依托,致力推动轴承行业电子商务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