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网】 fiogf49gjkf0d
fiogf49gjkf0d
周恩来平祖坟之前还有一个家庭插曲,他的侄子周尔萃时在北京军区空军第一高级专科飞行训练参谋轮训班学习,在回老家淮安过年前,去中南海西花厅看看伯父(周恩来)、伯母(邓颖超)。周尔萃后来回忆,当时“伯伯又突然严肃地问我: ‘尔萃,三大纪律头一条是什么?’当时,我听了一愣,伯伯怎么问我这种简单的问题,是我哪儿做错了?我来不及多想,以一个军人的姿态回答:‘一切行动听指挥’。伯伯听了转而点头一笑说:‘很好!我现在交给你一个特殊任务,这次回去后,把淮安的祖坟掉’。”
图:周恩来诞生床,现仍存放在当年的旧居内
实际上,周恩来平祖坟早在1958年就提出了,其时周恩来已把葬在重庆的生父和岳母,即邓颖超母亲的坟平掉了,挖出的棺材就此火化掉,空出来的土地交给当地耕种使用。但因为淮安当地县领导想不通,加上周恩来的八婶母(当地人称“周八太”)没有过世(她反对平祖坟),此事便拖了下来。
不只要平淮安的祖坟,周恩来还要平掉在绍兴的曾祖父周樵水的坟。 当时,绍兴官方与淮安一样,不肯平周家祖坟,看到周樵水的坟已破烂不堪了,还准备重修。周恩来对家人说, “我告诉他们不准修坟,要平坟,起码不准修。如果他们修,我一定要付钱,二是仍要平掉。当然对平坟的问题,也不能由我一个人决定,以后如有机会到绍兴,我要找本家开个会,共同研究把坟平了。”
周恩来当时考虑,平坟可以节约耕地,“中国可耕地面积很少,现在人均不到两亩三分地。人死了,不做事了,还占一块地盘,这是私有观念的一种表现。一定要破这个殡葬的旧风俗。”
周恩来是1949以后大陆第一位平掉祖坟的高级官员,也是第一位把自己骨灰撒掉的国家领导人。他在殡葬改革上做的这么彻底,与其童年生母去世的遭遇有密切关系,这也是周提倡殡葬改革、平掉自己家祖坟的原动力之一。
周恩来的生母名叫万冬儿(娘家称“十二姑”),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夏天在清江浦病逝,周恩来当时只有8岁。万冬儿病逝后并未能及时下葬,而是斩厝于庵中,一直拖到28年后才入土。因为这事,周恩来在当了国务院总理后,心里仍感到十分难过。
这全因为周恩来外婆张氏的固执。张氏认为,十二姑是万府的千金小姐,也是万老爷生前的掌上明珠,嫁到周家才10来年就病故了,一天福都未享过,一定要周家按知县大老爷千金早故的规格厚葬,以补偿她的女儿。 张氏要求有三点,一是,周家备一口高规格的楠木大棺材,棺身要有12朵“正花”(淮安当地俗语,即12个完整的木纹,这就要耗用12棵整木,才能做出来);二是,还要用百丈白绫缠裹遗体,并盘绕出朵朵蝴蝶结。此外,还要请来和尚,为死者做七七四十九天道场,超度亡灵早日升入天界。 周家当时已败落,十分贫穷,连饭都吃不饱,根本拿不出那笔钱来。周恩来的生父周贻能只好一咬牙,典出两间房子,才凑合做了一口楠木大棺材,对于其他条件便实在无能为力了。
周贻能只好领着大鹏(周恩来)、和尚(周恩来弟弟周恩溥小名)兄弟俩长跪在妻子的遗体旁,表示忏悔和歉意。又跪到张氏的脚下,千求万拜,希望能让万冬儿下葬。无奈周恩来的外婆铁了心,只重复一句话,“做不到,就别想下葬!”
在万般无奈之下,周贻能只好把万氏灵柩厝于清江浦一座庵中,待有钱时再来安葬。直到1935年,周贻能在安徽谋到一份好的差事,攒了一笔钱,这回来才将万氏灵柩从庵中抬出运回,归葬于祖坟地。这时,离万冬儿去世已28年了,为世上少见。
这件事对周恩来影响很大。1949年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在与亲属的一次谈话中说,封建家庭一无是处,“我母亲死了,原来那么疼爱我们的外婆竟然不顾我们没饭吃,提出那么刻薄的丧葬条件。我总在心中纳闷,究竟是死人要紧,还是活人要紧 ”
周恩来生母尸骨已失落
然而,在1965年平祖坟时,周贻能典出了两间房子才为妻子置办成的那口高规格大棺材,如今并没有埋在周家祖坟地的地底下,万冬儿的尸骨已失落——这里面有一段令人感叹不已、唏嘘不已的秘闻。
秦九凤曾就此做调查。秦告诉我,1965年平坟时,在现场指挥的淮安县官员觉得把国家总理生母的坟平掉,实在于心不忍,万一将来形势有什么变化,他不好交代,心里不打算平掉。
但如果在原地保留又不行,周恩来也不会同意,于是在只有两三个人知道的情况下,秘密将万冬儿的棺材移走,异地保护,另立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