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575-86383726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励志文章 >>刘墉励志文章精选 提示:找轴承配套产品请点这里 我也要发布产品信息
刘墉励志文章精选
发布时间:2013-10-15 发布人: 新昌金戈轴承有限公司 点击量:768
【轴承网】
edf40wrjww2mingyannews:News
刘墉励志文章精选    刘墉先生是生活中的智者,他创造着人类“爱”的家园,给人们以有价值有意义的心智启迪,指导我们走向成功。读刘墉先生的散文小品,就仿佛同一个智者和长者在聊天,我们可以学习他朴实无华的语言,体味他点滴在心的真情,感悟他对世界的推理,领略他灵魂深处的境界。以下五篇文章都是刘墉先生写给她女儿的信,其中满怀着一位父亲的关爱与期望,而且不乏令我们深思的哲理。望大家静下心来深读之,细品之。    一、谈恐惧:《在生死之间选择》    今天你在弹琴的时候,从门外飞进一只大苍蝇,在几间屋子里串来串去,每当苍蝇飞到你附近,就听见你尖声惊叫。    “我怕嘛!我就是会被吓到嘛!”当我怨你大惊小怪的时候,你喊。    “你当然会被吓到。”我说:“可是你要控制自己,不要被吓一大跳,因为‘吓’    不危险,真正危险的是‘一大跳’!”    但你还是不断惊叫,直到我把苍蝇打死,才重新练琴。    孩子,你知道哥哥小时候也有个毛病吗?    他很怕痒,只要稍稍抓他一下,他就会痒得像你今天一样哇哇大叫。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哥哥现在一点都不怕痒了。你知道那是你妈妈训练的吗?    因为哥哥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去学校,看见一群孩子在楼梯上打打闹闹,你哈我一下,我哈你一下,大家躲来躲去,随时可能滚下楼梯,真是太危险了。    所以妈妈从那天开始,就训练哥哥,每天哈他痒,又命令他要忍着。没想到,训练他一阵,他真不怕痒了。    哥哥从来不是真不痒,而是因为他懂得控制自己,不作过度的反应。    “过度反应”常常会出大乱子。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有个朋友,就爱作过度反应,他开车,过到路上任何一个小坑洞,都会闪过去,他说如果不躲开,一震一震的,车子容易坏。    但是他的车子比谁都坏得快,而且不但车子坏,他还总出车祸。    道理很简单——他过度反应,他固然闪躲了一些小坑洞,却因为分心,忽略了路上其他的车子,所以好几次跟别的车子擦撞,差别送了命。    过度反应,最大的害处就是分心。你看看,电视新闻是不是常报导,车子因为闪烁小动物,造成大车祸的消息。每次在高速公路上,看见有小动物的尸体,被压成血淋淋,薄薄的一片,你骂那些驾驶人残忍的时候,我不是也告诉你,有一天你开车,如果发现有小动物躺在路当中,而车子正飞快行进的时候,也只能选择直直开上去吗?    在那紧要关头,你必须知道选择,用理智告诉自己,也控制自己情感的反应,你要知道当你紧急煞车的时候,很可能造成连环车祸,许多人都会因此丧生。    记得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常爱爬山。有一次,到乌来的深山,下起倾盆大雨,我走过架在一个小瀑布上的独木桥;突然顺着瀑布冲下一条大蛇,嗖一声,就缠在我脚前的独木桥上。    天哪!你想想,那有多可怕!如果是你,会不会吓得从桥上摔下去?    问题是,桥下是几十公尺深的山涧,如果我不控制自己,而在当时作出过度反应,今天就没有你了。    所以我虽然怕蛇,但是在那一瞬间,硬是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然后趁蛇还完全清醒,一脚,把蛇踢了下去。    说到这儿,我要问你,如果今天是你爬山遇险,你只抓住山边一棵小树,就能不坠落,但是小树上缠了一条蛇,你抓,还是不抓?    你当然抓,对不对?    那么我再问你,如果今天发生大地震,我被倒下的东西压到,知道你不可能帮得上忙,而对你喊“快跑,快跑!”的时候,你是留下来陪我一起死,还是听我的话,立刻往外跑?    我举这样的例子或许太残酷了。但是,孩子!在我们生命中,常必须面对残酷的选择,在那一瞬间,你只能选择一个,不能两边都选;两害相权取其轻,你必须用理智克服感情,才能存活下来。如同我在〈当你遇见大野狼〉那封信里对你说的,当你不幸落入坏人手里,遭遇强暴,为了保命,你只好放弃无用的抵抗,唯其如此,你才有求救和讨回公道的可能。    听了这么多,你懂了吗?    我为什么说,你可以“吓”,但是不能“吓一大跳”!    二、谈死亡:《把妈妈永远留在心上》    今天是奶奶的祭日。    所以爸爸一早就把大听桌子上的东西挪开,先摆两瓶鲜花,再将奶奶的照片放在中间。然后公公、婆婆、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在前面鞠了三个躬。    奶奶逝世已经三年了,就在三年前的今天傍晚,九十三岁的奶奶,永永远远地离开了我们。    中国人管死人的生日叫“冥诞”,称先人逝去的那一天为“祭日”。爸爸觉得祭日比冥诞来得重要,因为奶奶生的那一天,我还没来到这个世界;奶奶死的那一天,我和你妈妈都到了床前。    同样的二月,同样的十八号,也就有着同样冬天的寒冷和短短的日照,连公路上萧疏的景象都跟三年前一样。所以祭日使我们更能回想当时的情景,使我们更能回到当年的伤心。    对的!回到当年的伤心。有时候,我们要忘掉不好的往事,有时候却要重温碎心的一刻。    就在不久之前,我收到一个马来西亚高中女生的来信,她的妈妈死了,弟弟只有六岁,你知道她要弟弟做什么事吗?她叫弟弟擦干眼泪,用笔写下当时的心情。    “我要弟弟写封信给妈妈,把心里想要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我希望趁他对妈妈还有记忆时写下来,以后大了可以看,把妈妈永远留在心中……”那女生在给我的信里这么说。    我一边看她的信,一边掉眼泪,立刻回信给她,说才失去母亲不久的我,可以感受她的伤恸,更惊讶以她那么小的年龄,居然会想到要弟弟记下心情的方法。    所以,“祭日”也是“记日”,是让我们加深对死者记忆的日子。随着岁月流逝,当我们对死者的印象逐渐淡忘的时候,如果能利用每个祭日想一想,那记忆就能停留得更长久。    亲爱的女儿!当你走过奶奶照片的时候,就驻足看看奶奶吧!那是奶奶到华府旅行时,在国会大厦台阶上拍摄的。当时她八十八了,还很能走,你瞧!她笑得多开心。    也利用这一天,在你的脑海里找奶奶的影子吧!跟那马来西亚小男孩一样,奶奶死时,你还太小,只怕以后记忆会愈来愈模糊,所以应该趁着奶奶逝世才三年,想办法加深对奶奶的印象。    想想奶奶怎么疼你;想像奶奶每天一大早,怎么和婆婆一起把你的小床推到她房间,照顾你;想想你到医院看奶奶,奶奶临终张开眼,看看你的那一刻。也想想,你那天,才坐进车子就痛哭失声。    当然,我不是要你再去哭。落泪的日子已经过去,我们已经从丧亲的悲痛中走出来。就好比我们卷起袖子,看以前受伤的疤痕。那疤痕不再痛,但能使我们回想到受伤的一刻,也在心里告诫自己,下次要小心了。    亲爱的小丫头,你知道要告诫自己的是什么吗?    是当你留不住奶奶,悲伤奶奶逝世的时候,要想想还有公公婆婆在眼前,甚至想想有父母在身边,而好好把握机会,多跟我们聚聚。    惟恐以后散了,今天就多聚聚吧!    对远行的亲人挥完手,就回身搂搂身边的亲人吧!    这才是在奶奶祭日,你真正应该学习的啊!    三、谈戒慎:《当习惯成了自然》    今天真是好险,妈妈和爸爸下午出去的时候,差点出车祸。    那时妈妈由咱们家的车道开进大马路,她只顾左转,没想到右边正有辆计程车快速开过来。幸亏爸爸看到了,及时提醒妈妈踩煞车,那白色的计程车才擦身而过。愈是在习惯的地方,愈容易疏忽。这种在自家门前出车祸的事,我真是见多了——    二十五年前,我才来美国,住在维吉尼亚州一个教授家里,有一天朋友来访,决定一起出去看电影。岂知才出门,教授的车就拦腰撞上来访朋友的车,原因是他只顾习惯地倒车,却忘了朋友的车正停在车道上。    还有个车祸是为我们装修的小李叔叔说的,他说有一家人翻修浴室,特别请他申请了一个装垃圾的车斗。车斗到的第二天早上,那家主人照例开车上班,才倒车出去,就狠狠撞上了车斗,把车尾巴都撞烂了。    小李叔叔还说,到人家做工最要小心了,绝对不能蹲在车房外面和院子转弯的地方工作,因为每家人都习惯倒车出车库,和从外面开车转进自己的院子。(励志名言 www.lz13.cn)这条路屋主闭着眼睛都能开,所以当他突然看到工人的时候,常常已经撞上了。他还说有好几个搞装修的朋友,都因为没注意,受了伤。    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许多做过千百次的动作,都会成为“习惯动作”。    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天进房间,都伸手到墙上拨电灯开关,有一天你回家,打开门,灯虽然是亮的,你还是会伸手往墙上摸对不对?    但是你也要知道,习惯动作也常使你忘记用脑,而铸成大错。譬如有一天,你开门,嗅到屋子里有浓浓的瓦斯味,明明知道开灯可能引爆瓦斯,但是想到时,手却可能已经拨了开关。    这也是我为什么每次到学校接你,带你走过草坪、穿越停车场的时候,都叮嘱你,要看清楚左右,确定没有来车的时候再走。    因为很少有人走学校的侧门,也很少有人从草坪那边走上车道,那些开车的人已经习惯每天快速地倒车开车;他们急着去接子女,你又急着回家,这些急切的心和习惯的动作反而成为最危险的事。    最后让我说两个报上刊登的真实故事给你听吧——    有个年轻妈妈带着新生的娃娃去超级市场。    买完东西,先把放娃娃的篮子搁在车顶上,再把买好的东西放进后车箱,然后开车回家。    车子直接上了高速公路,突然四周的车子都对她按喇叭,她先是觉得奇怪,看四周门都关得好好的,大家为什么急成那样?接着,才想到她带了娃娃出门,娃娃在哪里?    天哪!娃娃还在车顶上,所幸路上平稳,那装娃娃的竹篮子居然没掉下来。    另一个家庭就没那么幸运了——    有个十三四岁的男生,每天下午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本网介绍
  • 举报、删除、修改及认领信息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轴承网 (创办于2006年) 客服咨询:0575-86383726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报警处置中心 备案号:浙ICP备05073488号
    轴承网―以新昌轴承为依托,致力推动轴承行业电子商务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