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网】 快过年的时候,在外工作的侄儿如同往年一样,问到老家有什么变化。 我告诉他,最大的变化就是没变化:山在继续变秃,河在继续变瘦,村子在继续虚胖。还有……还有什么?我也说不出来了,不如你自己直接回来看看,感受感受吧。 侄儿的回答大出意料:很想回,但不敢。 我愕然了,为什么? 侄儿说,自从八岁离开老家,十几年了,家里的人都不认识了,家乡话一句也不会说,一句也听不懂了。 这话挟着一阵莫名的悲哀,鞭子似地把我的心抽得痉挛了好久。古人少小离家老大才回,但好歹人家还乡音未改呢!而如今,年纪轻轻的人竟然未近乡心已怯,鬓毛未衰,乡音已改,是喜剧,还是悲剧? 猛然醒悟到自己说不出来了的变化,正是这渐遭侵蚀的乡音,正如古建筑上的梁柱,外面虽然依旧是精美的雕刻,内里却己是白蚁靡集,只须轻轻的一击,腐朽的齑粉便惨白满地。 乡音,这一方文化的土壤,是什么时候开始板结的? 攀着记忆的藤条,沿着岁月幽深的隧道,去寻找那失落的乡音碎片。一路寻去,在钢筋水泥的夹缝里,在灯红酒绿的舞池中,在飞驰的车轮下,搜寻着,拾捡着,拼接起来竟是那样的艰难。 失落了,那曾经多么亲切的称呼:爷爷代替了嗲嗲公公,爸爸代替了爹爹,大妈取代了娭毑老娘…… 失落了,那如泥土般朴素的山歌号子:还有多少人记得端阳节赛龙舟那独一无二的新打咯龙船盖通河呢? 家乡戏依然在唱着,但人们敏锐的耳朵却捕捉到了异味。 犹记得祖父那生动的乡间俚语讲出的古老传说,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词语竟无法从普通话里找出比它们更形象的词汇来取代;犹记得父亲那风趣的四言八句,倘若用异地的音调便意趣全无;更记得小时候随母亲下地,母亲在田间劳作,任由自己的孩子在田头玩耍,但只要儿子脱离了母亲的视线,哪怕母亲不回头也能感觉得到,一声黏黏的呼唤小名的声音,把儿子拽回到母亲的视野……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迷上了语言整容。乡音,这故土赋予的胎记啊,硬是生生地被切掉了。 深省起来,最初应该是源于一批去县城求学的学子,摆脱乡音的初衷竟然是为了去除身上丝丝往外冒着的土气,满足一下做临时城市人的虚荣心。其实,那时的校园里,并不盛行普通话,校园的官方语言就是县城方言。巴掌大的县城,却有着地方老大的优越感,同学间交流谁要是满口冒土气,一阵高傲的目光立刻就能把你压得矮下去半截。不过,那时三年的高中生涯结束后,回到家里,依然是字正腔圆的土语,谁要是冒出一句夹生的城里腔,会酸倒一大批人的牙根的。 后来,乡村的大门越开越大,门前的小路越伸越远,县城的语言都显得一样的沾满泥巴味了。普通话虽然如同一张毫无表情的白纸,但是却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只是弄不懂的是,非一国几制的家庭之间竟也抛弃了那土得掉渣的乡音。不知不觉间,人们真的把自己连根拔起,如同一粒粒飘荡的尘埃,游离在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落都是人们的家,但每一个角落都没有了家的气息。 再后来,人们急于推销自己,让人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文化,一味地迎合他人,企求自己的某些东西能够被世界甚至整个宇宙来认同。急功近利的代价就是抛弃自我。还记得2009年,为了参加省戏剧节,为某剧团赶排一出现代赣剧,就在开排之际,为道白是用韵白还是用普通话展开了一场争论。最终在作为编剧和艺术指导身份的我以及作曲老师的坚持下,还是使用了韵白。作曲老师感慨地说,不姓赣那还叫赣剧吗?方言土语的消失,使得民歌地方戏曲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沙漠化了。他说,他在家是不允许孙子叫他爷爷的,必须用家乡话叫嘎嘎。 是啊,当世界都是同一张面孔,同一种声音,同一种颜色的时候,这个世界还能精彩吗? 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句老掉牙的话,却有着咀嚼不尽的意味。乡音是一方水土在物质之外赐予她的儿女们的另一笔财富。她知道,她的儿女在吃饱喝足之余,还需要娱乐,还有需要快活,还需要丰富多彩,于是,在人们的骨髓里植入了乡音。这乡音,成了一方水土养育的人们相互辨识的标志,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无论怎样悲欢离合,你都能凭着这乡音找到血脉相连的同胞,找到家的感觉。 或许,是这个世界跑得太快?或许,是人们流连于外面世界的精彩?乡音跟不上世界的节奏,追不上人们的脚步,是不争的事实了。但是,乡音真的需要追随世界的潮流吗? 人们从蛮荒走来,从蒙昧走来,驾着文明之舟,顺着岁月的长河一路漂流,曾捡起多少奇珍异宝,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如今,又毫不吝惜地一件件的丢弃了。真的是文明之舟装载不下了吗?听说过蝜蝂这种虫子的故事,我们自然不会学这愚蠢的可爱的小虫儿,但我们真的到了不堪文明重负的地步吗? 正当写到这里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是河北的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打来的,说是要给我唱他的家乡戏。听着他那地道的廊坊口音,竟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种亲切感。小伙子似乎从电波中感觉到我的好奇,主动地说,我不大喜欢说普通话,只要有一丝可能,我都尽量说家乡话。理由是怕自己唱戏时走味。 心里不由对这年轻人起了一份敬重! 如今,我的侄孙辈都已经是满口的普通话了,我无法想象多年后,他们的根扎在哪块土地上。 冥冥中,仿佛又听到了儿时母亲那黏黏的乡音在呼唤我的小名。我也走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