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外贸大省浙江,是我国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最多的省份。为了提高外贸企业抗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浙江省近年致力于编制一张“预警网”,在容易产生贸易摩擦的敏感区设立“信息采集点”,动态监测贸易摩擦、出口订单等数据信息。
以块状产业为载体,率先构筑预警体系 “浙江是我国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的重点地区,全国贸易摩擦案件总数的七成左右均涉及浙江,涉案金额占全国总涉案额的1/4到1/3。”浙江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局长张勇介绍。
2004年,浙江开始实行对外贸易预警报告制度,定期编印“对外贸易预警报告”,跟踪重点出口产品和重点出口市场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壁垒的动态。但是,对外贸易预警中始终存在产业基础薄弱、预警信息发布与预警措施落实分离、预警评估薄弱等难题。
高度集聚发展,是浙江产业的一个鲜明特色,这也使得众多块状产业区成为国际贸易摩擦高发地带。把“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设在块状产业区,成为浙江新的探索和尝试。
继2007年首批20个“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成立后,预警点的数量逐年在增加。余杭家纺、绍兴纺织、诸暨袜业、温州眼镜等块状产业区,都纳入了预警体系。目前,浙江已有50个国际贸易摩擦敏感度较高的块状产业区设立了“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到2012年,预警示范点将达到100个,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
为使对外贸易预警的“探测雷达”更加灵敏和准确,浙江充分依托各地商会、协会的资源优势,以及重点出口企业在国内外的渠道优势,整合行业内的有效资源,在信息收集和发布、应诉指导、业务培训、行业自律等方面高速运转。最近,浙江省商务厅又联合省司法厅,首次开展了“律师团驻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服务周活动”,探索建立对预警示范点提供法律服务的长效机制。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韩杰说:“预警示范点的意义就在于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发挥行业协会应对贸易摩擦的信息、组织等优势,避免和减少企业仓促应对而产生不必要损失。”
企业既是信息收集主体,也是预警受益对象 在预警体系中,企业经营者不仅是预警信息受益的对象,也是信息收集的主体。预警点与十余家重点企业建立了信息交流机制,并将常驻美国、欧盟、俄罗斯等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的14名企业人员吸纳为示范点兼职工作人员,把信息“触角”直接伸展到重点出口市场。
2009年,“嘉兴市紧固件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及时预警了美国碳钢紧固件“双反”调查的信息,引导企业加强对重点出口市场的关注和预警。在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下,该案争取到无损害结案。这是我国紧固件行业遭遇贸易救济调查以来唯一取得完胜的案例。
在许多预警示范点,都有类似这样的成功经验。“绍兴县化纤长丝外贸预警示范点”尝试在巴西、土耳其、埃及等重点出口市场聘请外籍顾问,并将探索建立合理定价机制作为增强预警防范能力的重要内容,从源头上减少贸易摩擦风险。
“为进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稳定、公平可预期的国际贸易环境,须通过政府交涉、技术抗辩、业界合作‘三管齐下’”。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调查副专员夏翔认为,“通过全方位的预警,不仅可以有效防范、化解贸易摩擦,而且能为调整产业结构奠定基础。”
“今年我们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倒逼’之势,刻不容缓。”浙江省商务厅厅长金永辉表示,浙江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建设,不仅要加强对贸易摩擦案件的预警、防范和应对,更要围绕促进转型升级的目标,提升预警能力和水平。
■预警小案例
“预警信息”成了习惯 上网查看最新的“对外贸易预警信息”,已成为浙江晋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涂志清重要的工作习惯。
从2004年开始,作为国内紧固件行业最大的生产和出口企业之一,晋亿公司几乎每年都要遇到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刚开始的时候,信息不灵,往往措手不及。”那一段经历,让涂志清记忆深刻。
事情在2007年发生了转机。这一年,“嘉兴市紧固件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收集,使得外贸预警格外灵敏、有效。
2009年10月14日,美国商务部立案对我国碳钢紧固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浙江涉及企业330多家、出口额高达3亿多美元。而此前一月,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企业协会就已经通过预警机制获得信息,发送预警信息的,正是晋亿公司。
“其实,自欧盟对我碳钢紧固件发起反倾销调查后,公司的代理律师早在2008年四季度就向公司提出了美国紧固件‘双反’调查的预警信息,公司也在行业协会多次召开的会议上予以提示。”涂志清回忆到。
嘉兴市紧固件进出口企业协会联合浙江紧固件行业协会随即聘请律师,帮助企业熟悉应对程序。由于准备充分,不到一个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在损害裁决中以6∶0的投票结果做出否定性裁决,终止了调查。
这两年,晋亿公司在多起国际贸易摩擦中都抢得先机、赢得主动。“正是预警信息为我们防范应对各种国际贸易摩擦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让我们更有信心把握应对主动权。”涂志清很开心。
抢在危机出现之前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是国内大型毛衫外销生产基地,设在这里的“嘉兴毛衫业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运行不过一年多。
嘉兴毛衫企业老板徐玉良,也是阿联酋A.G.W贸易公司总经理,常年驻守迪拜,被聘为预警点驻迪拜联络机构的负责人。
2009年8、9月间,熟悉迪拜情况的徐玉良敏感地捕捉到债务危机逼近的“苗头”。他意识到市场可能发生异动,第一时间向预警点发回了信息。
徐玉良的信息立刻引起洪合毛衫商会的警觉,商会立刻召集十多家企业商量对策,并通过网站、预警刊物、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向全行业发出预警:建议企业放缓、缩减对中东市场的出口;同时,考虑到毛衫销售的季节性,建议企业以集体降价的方式,尽快出售已到达迪拜的货物。
2009年11月底,迪拜债务危机彻底爆发。而危机之前,洪合毛衫企业已经赢得了宝贵的应对时间。“由于预警及时,企业减少损失达数十万美元。”洪合毛衫商会副会长徐伟说。
而这并不是第一次。在俄罗斯“灰色清关”事件中,洪合毛衫企业得到预警信息后,及时调整对俄罗斯市场的产能,累计减少损失约300万美元。
目前,“嘉兴毛衫业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已向块状产业区内的500多家规模生产企业、8000多家毛衫加工销售个体经营户发布价格预警、市场预警和政策预警等信息8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