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2009年12月2日10时57分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内容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如果正像外界所猜测的,调结构、防通胀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那么,作为今年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手段的扩内需政策,明年是否会继续执行?扩内需的重点内容又将有哪些新变化?
明年扩大内需有两个重要方面——促消费、稳投资,促消费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保障制度,稳投资的重点是启动民间投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如果正像外界所猜测的,调结构、防通胀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那么,作为今年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手段的扩内需政策,明年是否会继续执行?扩内需的重点内容又将有哪些新变化?
“扩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扩大消费需求,不应放在简单的直接消费上,更多的应该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敢于花钱消费。”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宝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同时表示,从投资需求来看,明年的重点应该是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
扩大政策效应完善公共保障制度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们均表示,明年扩大内需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促消费,一是稳投资。
“促消费离不开国家的刺激性政策,因此,扩大内需的政策面还应该再扩大一些。”韩宝江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以来出台的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如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对优势产业的振兴起到了一定作用,对拉动内需也有明显效果。
如今的问题是,在这一系列政策之后,如何保证农民在消费这些产品时能享受和城市人群相同的国民待遇。韩宝江说,现在很多地方提供给农民的家电产品,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到网点建设,与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怎样进一步提高下乡产品的售后服务水平,把带有更多服务附加值的好产品卖给农村,是当前刺激消费政策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除了刺激消费的政策外,要长期扩大内需,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障性、福利性的公共保障制度。”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杨宜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保障制度包括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医疗体系的全面覆盖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等等,有了这些保障措施,才会让老百姓有安全感,敢于消费。
韩宝江对记者分析,目前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真正具有购买能力的人没有购买欲望,而真正有购买欲望的人却没有购买能力。因此,国家一方面要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让居民和劳动者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有所增加。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公共保障体系的建设。
“在中央投入上,过去着眼于硬环境建设,如基础设施、安居工程等,现在应该着眼于软环境建设,着眼于社会事业的发展,把社会保障、医疗保障这些制约老百姓消费的制度性障碍进行根本改变,这样才能实现均衡发展。”韩宝江说。
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元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促消费的同时,稳定投资也很重要。而稳投资有两大工作重点,一个是落实中央投资,另一个是启动民间投资。
“今年是中央投资出重拳,明年应该把重点放在启动民间投资上。”刘元春告诉记者,启动民间投资要先从信贷政策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如小额抵押贷款放开等。同时,在政策上要对一些民营企业有所偏向。
韩宝江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谷,今年投资与消费增长较快,但存在结构不合理现象,基本上是投资拉动型。而投资本身,也存在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政府投资所占比重大,民间投资量小,而且跟进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明年从投资需求来看,重点是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
“如何让民间投资扩大起来,就需要研究制约民间投资的一些制度性障碍。”韩宝江说,如对民间资本的产业准入要有所松动,要研究如何把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非公经济36条”(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把国企控制的传统领域真正让出一块,让民间资本进入。
“资本是逐利的,不能老是把微利的行业留给民间资本去做,要把一些有利润的蛋糕分一些给民营经济。”韩宝江认为,在此基础上,还要降低民营企业运行的成本,也就是在减税、公共服务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启动民间投资对拉动内需具有很好的长期效应,但现在判断明年民间投资的全面复苏仍有困难。”刘元春认为,在外需市场与房地产市场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之前,市场投资全面复苏不太乐观。虽然明年外需会有好转,但对整体经济的拉动很有可能接近零增长,不会出现根本性好转。
虽然房地产目前表现不错,但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是销售和土地价格的复苏,是一个畸形的两头复苏,中间投资没有拉动。如果投资上不来,新开工项目量上不来,那么,房地产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就会大大削弱。所以,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政府应从政策上倾斜、措施上扶持,让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