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类钢材价格直线跳水,由于需求萎缩,作为钢材生产半成品的钢坯价格一下从4600元/吨,跳水到3200元/吨左右,一下跌去40%左右,整个钢材价格品种序列的价格支撑开始松动,各类品种,如螺纹钢,热卷等都是价格跳水,直接下滑,市场上贸易商钢厂和下游用户都是叫苦不喋,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句话现在已经真切的反映在钢材价格走势上,钢材价格究竟何处是底部?这是目前市场各部都关心的问题,其实要知道价格走势如何,必须先认真反思当前钢材价格暴跌的根本原因,这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国内钢铁供需再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国钢产量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特别是2003年~2007年间,我国钢产量就从1.82亿吨升至4.89亿吨,增幅达到169%。如此的高速度和大增量,具有明显超常规增长的色彩。
此外,中国钢产量的超常增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组数字的对比来说明。
首先,中国钢产量增长远高于GDP的增长。
2003年~2007年间,中国GDP由13.58万亿元增长到24.66万亿元,增幅达到81.6%,年均增长10.6%。同期,我国年均钢产量增长高达21.8%,其增速超过GDP增速的1倍以上。“八五”期间,全国GDP约增加2.7万亿元,钢产量约增加2700万吨,钢产量支撑弹性系数(GDP增加值/钢产量增加值)为1000(万吨/万亿元)。“九五”期间,全国GDP约增加3.18万亿元,钢产量约增加3300万吨,钢产量支撑弹性系数为1040。近5年,全国GDP增加10.81万亿元,钢产量激增30680万吨,钢产量支撑弹性系数高达2838。因此,目前钢铁工业的发展态势表明,国家GDP增长付出了过高的建设成本。而当前全行业面临的日益增加的资源、环境压力,与这一现象密不可分。
其次,中国钢产量之大,与世界多个国家比较已不合常理常情。
纵向观察,中国人均钢产量过高,已经超过现实的需求水平。2007年中国大陆人均钢产量370公斤,已经超过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处于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美、英、法等工业国家的水平。1985年美国人均钢产量320公斤,英国人均钢产量267公斤,法国人均钢产量320公斤。当时人均钢产量较高的是前苏联和日本。前者人均钢产量550公斤,后者达860公斤。历史证明,在工业时代,钢产量并不,是最能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成功的主要指标,反倒是盲目地追求钢产量可能加剧国家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尤其在一些人均钢产量较高的国家。前苏联的钢产量曾经位居世界最高峰,GDP排名全球第二,但最终过度发展重工业成为其解体的重要经济原因之一。同样,钢铁支撑的加工业和出口导向性经济,使日本始终无法摆脱资源匮乏、资源价格上涨、国际汇率变化冲击和经济周期异动的恐惧。当前,我国仅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钢产量的连续大幅度增长,已经超过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需求。
横向比较,中国人均钢产量明显高于国际上人均GDP相近的国家。2003年,与中国接近的6个中等收入国家(巴西、俄罗斯、土耳其、波兰、南非和伊朗,年人均GDP在1800~5000美元之间)的人均钢产量为253公斤,而中国人均GDP当时不足2000美元,人均钢产量为170公斤。
来源: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