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575-86383726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钢铁企业信息化分析与预测 提示:找轴承配套产品请点这里 我也要发布产品信息

钢铁企业信息化分析与预测

发布时间:2009-03-02 发布人: 新昌金戈轴承有限公司 点击量:776
一、钢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工业仅在企业信息化(ERP+MES+KMS)上的投资就超过50亿元,且不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各种单项应用的投入,形成了从生产过程控制——制造执行——企业资源规划(ERP)——知识获取的一套体系,总结出“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的十二字经验,提出了生产制造与相关业务的整合,财务与相关流程的整合两大开发重点,提供了一整套钢铁企业信息化共性技术方案。截至8月底,宝钢股份、武钢、衡阳钢管、兴澄特钢等22家企业完成了信息化阶段目标,这些企业占全国钢产量的30.2%,占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27.6%。他们的信息化100%涉及企业核心业务,有57%企业进入应用成熟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年效益1000~6000万元之间,信息化投资回收期平均为3.5年。

二、钢铁企业信息化12字经验研析

    “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12个字是钢铁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目标和核心任务,是我国钢铁业在20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成功经验。从业务角度看,钢铁业信息化的任务可以列出16项:即实现产销一体、质量设计和控制进入制造全程、成本管理覆盖生产流程、仓库管理信息化、采购信息化、销售网络化、信息化的设备维修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时办公和远程办公系统、拥有商业智能的可视化信息中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能源管理、铁前生产管理、检斤化验系统、数据仓库及知识获取系统和建立全面、统一、共享的企业信息网络平台。

    1.产销一体

    建立产销一体系统是钢铁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任务。信息化就是要使企业从围绕产品转变为围绕市场,以销定产,通过合理使用企业资源,调度资金、人力、装备、材料、能源、运输和仓库,按质、按量、按时向客户提交订货产品回笼资金,取得利润,完成市场价值链的闭合。产销一体系统的典型工作就是打通销售流程和制造流程,把订单合同变成生产作业计划,变成客户所需产品的入库单和出厂单,必须有日计划、班计划、工序计划、机组计划才能做到按需生产、精益生产,缩短交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

    2.管控衔接

    实现精益生产、柔性生产和敏捷制造需要解决管理和控制结合部的问题。制造和管理的结合部集中了本企业的工艺装备特点,体现了钢铁工业生产的特色;信息传送和反馈渠道的容量、实时处理的能力、信息的梳理细化程度等决定着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生产线上的设备运行状态、物料理化性能的变化、下游工序和上游工序之间的依从和反馈,既是执行生产指令的结果,也可能要求改变计划的生产指令,从而使订单的预期执行结果发生变化。所有这些,都会引起管理层面的互动,诸如实时调度、订货合同的分解和归并等,因此,一个灵活反映市场的企业信息系统应该是管理控制相衔接。管控衔接到什么程度,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刀切,必要时还可以搞不强不弱的衔接,区分不同程度的管控衔接,有利于降低实现产销一体化系统的成本。

    3.三流同步

    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同步是打通接合部信息咽喉的一个标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资流和资金流是同步的,但信息流相对滞后,滞后的结果往往造成管理所需信息的缺失,从而造成管理的缺陷。信息化技术提高了信息处理、传播和储存能力,信息系统促进了流程优化再造,使三流同步变得可能。三流同步的实现有赖于产销一体化系统的建立和财务与其他业务的集成。如果说建立产销一体化系统,是以销售为龙头,融合生产制造、质量设计、质量控制、成本监测、库存管理、出厂管理,使生产面向市场。那么财务与其他业务的集成,即集成采购、供应、人力资源、设备维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则使资金成为管理的中心对象。

    唐钢自2002年启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来,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务求实效”的原则,先后完成公司信息化主干网建设和销售、供应、能源物资计量、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信息化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搭建了“产销一体、管控衔接”的基本框架。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素质和经营效益,于2005年7月启动了建设产销信息化系统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此项目涉及钢轧、销售、生产、技术和计控管理等单位,主要实施内容包括薄板生产线销售合同管理系统,生产计划排产系统,生产过程物流跟踪系统,计、质量管理系统,生产实绩收集系统,库存及发货管理系统等。该项目的软件编程、网络集成、实时数据库设计及系统现场联调工作已按计划完成,并基本具备系统上线模拟运行和上线试运行的条件。

三、未来信息化发展方向

    1.与管理创新的揉合

    从行业的实践来看,成功的ERP一定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成为管理的组成部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连着骨头牵着筋,解决了管理中的弊病或积习,成为推动管理改革的有力工具。计划经济环境下,钢铁业形成的金字塔式的层次管理型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暴露出了弊端。在信息化中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流程再造,打造了一级财务、集中生产指挥、统一采购和库存、统一的销售网络,40多年形成的机构和机制框架发生了变化,机构精简、人员精干、效率提高、积压减少、资金流动加快、经济安全度显著提高;企业出资人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企业内经营者与操作者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被解决,没有信息化,这种流程的再造和机构改革是难以实施的。信息化与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相辅相成,而有些信息系统就是管理创新的产物。钢铁企业的产销一体化系统就是依照行业特点,由业务人员与IT人员结合开发出的新系统。实践表明,宝钢热轧产品交货期已经由50天缩短为12~19天,产品交货期由论月精确到论周;武钢交货期由原来的45天缩短到现在的30天,提前了15天;湘钢交货期缩短一半,客户订货的响应速度由过去的十数天加快到数秒。

    2.产品制造与相关业务的集成

    企业信息化应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以产品和服务为主线,以财务为核心。市场需求属于预测的范畴,各企业都有相应的部门和预测方法。在信息化环境下,预测工作要重视对批量数据的数学加工方法,可先从简单的回归分析做起,直到运筹学和规划论等较复杂的方法,要提倡数字定量分析与专家经验的结合。顾客的需求反映在订货合同上,信息系统要研究对合同评审提速的问题,研究对客户查询合同执行状况的信息回馈问题,研究对客户产品质量异议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吸引新客户、留住老客户。按订单组织和按市场需求预测组织生产这两种不同的生产组织方式对销售、计划、生产、库存和发运等管理业务会提出不同的需求;要注意到,研究大宗同质化产品的订货和小批量多品种的订货业务的处理重点不同,信息化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3.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成百上千实时或非实时数据库的建成和运行,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的信息量呈指数曲线式增加。如何有效利用并挖掘这些信息资源,让信息增值?先进的钢铁企业已经用事实做出了回答。奥钢联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能对热轧产品的性能质量参数进行精确预报,新日铁用这种技术优化了过程控制系统,缩短了新材料、新工艺流程的开发周期;宝钢通过对质量一贯管理的数据分析、热装热送工作流程分析和过程控制异常原因分析#建立了基于数据仓库的客户服务知识库,通化钢铁、新兴铸管也在知识管理系统方面开始了有益的探索。

四、钢铁企业信息化的展望

    信息化建设永无止境。未来两年内,全国将有50%以上钢产量的企业实现有效益的信息化,达到武钢2003年底的水平,即实现计划、财务、采购、销售、仓库的一级管理,进行流程再造,在主要生产线上实现产销一体;在未来3~5年内,争取实现信息化的企业中有70%进入应用成熟期5~7个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数据仓库、联机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决策支持和配送中心钢材供应链管理系统。
                                                                                          来源:万放数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本网介绍
  • 举报、删除、修改及认领信息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轴承网 (创办于2006年) 客服咨询:0575-86383726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报警处置中心 备案号:浙ICP备05073488号
    轴承网―以新昌轴承为依托,致力推动轴承行业电子商务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