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大限”将至,中外铁矿石谈判格局再次发生微妙变化。 6月18日下午,主持谈判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方对日韩谈下的价格明确表态不跟之后,实际上最着急的还是矿商。现在几家都是找上门来谈,(我们)就是考虑怎么安排、跟谁谈的问题。” 尽管单尚华多次强调,过多的舆论炒作对于谈判双方都不利。但很显然,今年的钢协比过去更加懂得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发出自己的声音。 6月18日晚上,钢协网站透露,单尚华秘书长先后会见了澳大利亚FMG公司史贵祥董事、巴西Vale公司董事马定思一行,商讨“铁矿石合作事宜”。 面对必和必拓的低调和力拓的强势,业内关于矿石谈判突破应该“远交近攻”的猜想,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印证。 此前,随着力拓、淡水河谷分别与日、韩钢厂达成2009财年长协价格,谈判桌上的中方主动权被视为进一步丢失。 近期,“中国中小钢厂与淡水河谷签约5000万吨矿石”、“山西钢厂欲抱团采购外矿”等消息频频呈现于各家媒体。 6月16日,淡水河谷铁矿石部最高主管——董事马定思前来拜会,单尚华径直询问其与中小钢企签约事宜。 “全国每年进口巴西矿的总量是9000万吨左右,小钢厂怎么会有5000万吨?”18日,单尚华告诉本报记者,这样的传言不足为信。 按照此前发布的国务院六号文件,进口铁矿石总体协调应由钢协统一负责。而钢协和中国钢企坚持“矿价回归至2007年水平”的最大底气,还是在于“需求论”。 单尚华认为,7月份后钢产量会大幅度下降。此前,生产棒线材的小企业虽然在增产,但施工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南方的雨季、北方的夏季已经来临,传统的淡季将维持一个季度。“整个市场供应超出需求1-2亿吨,谁给我们的条件好我们才买谁的。”他表示。 尽管淡水河谷、FMG主动拜会,为处于最后关键期的谈判带来了些许转机。但钢协依旧做好了谈判破裂的准备。 针对炒作进口矿石现象,中钢协近期频下“辣手”。 6月9日,钢协重申禁止炒卖进口铁矿石,矛头直指新成立不久的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 这还只是个开始。本报记了解,6月17日至18日,由中钢协、商务部和五矿商会共同组成的调查组,奔赴日照,与当地政府会面,要求该中心声明“不从事进口铁矿石交易活动”,否则取缔。 “当时成立,就只是地方政府的行为,事实上没有经过任何一个主管部门的批准。而这个炒作事件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单尚华告诉记者。 中钢协介绍,1—4月份我国共进口了1.88亿吨矿石,而真实需求消耗为1.4亿吨,超量4000多万吨,“贸易商进口了3900万吨”。 本报记者了解到,对“炒作矿石”深恶痛绝的中钢协,赴日照调查回来后,要对所有贸易商展开抽查,核查其今年上半年进口的铁矿石流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