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外需的调整,我国的出口在恢复增长后存在曲折反复的可能,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趋于减弱。笔者认为,短期内不宜再出台新的出口退税措施,也不建议使用汇率手段刺激出口,而应继续推进相关改革,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增长主要由外需拉动转向由内需、外需协调拉动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外需的急剧缩减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去年11月出现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至今年7月连续9个月出口增速下滑。出口形势恶化后,我国及时采取多项政策措施稳定出口,同时,自今年2季度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出口今年3月至7月连续环比多增,7月的环比增速达到10.4%。
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趋弱
外需是我国出口的决定力量,外需的调整决定了出口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将趋于减弱。根据笔者研究,我国出口的85%是由外需决定的,汇率、出口退税等因素仅能决定20%左右的出口。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的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以及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都造成我国出口增速同比下滑,在上述各个时期,我国虽然均采取了多种措施刺激出口,但都无法扭转出口下滑势头,出口最终都是会随着世界经济的平复而恢复增长。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强制性调整,美国由房地产泡沫和金融创新支撑的超前消费和透支消费难以为继,不得不减少消费和增加储蓄,进口需求大幅萎缩,东亚发展中国家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也由此被迫进行调整。随着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过程的推进和金融监管的加强,即使美国经济最终走出衰退,其消费很难像2003年~2007年一样带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加之全球经济失衡在调整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何时能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新经济增长点能在多大程度上带动世界经济增长仍无定数,因此,我国出口恢复同比增长后,其增速也将低于危机前几年的水平,并存在曲折反复的可能,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趋于减弱。
当前的外贸政策起到了保出口、保就业的作用,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平稳调整。虽然外需是出口的主要决定力量,但是如果不实施当前有关措施,出口必将下滑得更快,造成的就业压力也将更大。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大,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由外需带动,这种增长模式的风险很高,一旦外需有问题,国内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此次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以往,这种风险的暴露也更为明显。事实上,在危机爆发前,我国已经开始主动转变这种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实施了出台新《劳动合同法》、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和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多种政策措施。此次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打乱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特别是由于劳动密集产品在我国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就业和出口高度相关,如果放任出口下滑,虽然经济结构会向预期方向调整,但这种调整会由于代价高昂而使其效果大打折扣。俄罗斯的经验表明,经济结构在短期内剧烈波动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冲击,往往弊大于利。随着稳定外需政策及有关就业政策落实到位,2009年春节返乡7000万农民工中,有95%已经回到城里就业。就业形势的稳定为未来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赢得了空间和时间,从这个角度讲,花些钱是值得的。
短期不宜
再出新出口退税措施
笔者认为,短期内不宜再出台新的出口退税措施,应着力帮助企业融资和规避风险。当前出口逐月回升趋势已基本确立,就业形势好于预期,使用出口退税政策保出口和保企业生存的目标基本实现,除非未来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大的反复,否则不建议再出台新的出口退税措施。使用退税这种直接影响出口产品价格的措施,除了加大财政负担外,在世界经济总体不景气的背景下,容易给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借口。
当前,企业反映国内支持出口的信贷政策作用不大,银行甚至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对外贸企业提高了贷款条件,为此,应该切实落实支持外贸企业的各项金融措施,特别是加强买方出口信贷工作。在规避风险方面,可考虑加快实施对外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规避美元汇率大幅波动风险;开拓印度、非洲等有潜力的新兴市场,规避作为我国传统主要市场的发达国家经济继续下行风险;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企业积极应诉,充分利用WTO等平台,规避贸易摩擦风险。
不建议使用汇率手段刺激出口
笔者不建议使用汇率手段刺激出口,应从全局角度考虑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大量研究表明,1994年的汇率改革确实对扩大出口和带动国内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以及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是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加大,能源资源产品净进口量不断攀升;二是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未来资本项目有可能由顺差转为基本平衡甚至逆差;三是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加快,未来终将走向国际化;四是随着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提高,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用贬值手段刺激出口虽能带来一定的收益,但上述四个方面必然受损,短期看很难确定贬值对国民经济的最终影响,但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讲,中长期损失大于收益。在危机中,人民币曾出现过被动升值,我国在压力下维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既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又符合国家长远的发展要求。建议未来应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推动经济增长由内外需协调拉动
中长期应继续推进相关改革,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决定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趋于减弱,推动经济增长主要由外需拉动转向由内需、外需协调拉动,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增强国民经济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外需的急剧缩减只是暂时打乱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平稳渡过此次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后,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外贸出口相关的各项改革,在保持出口产品价格优势的同时,提高其技术含量,促进数量型出口向质量型出口转变,并以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促内需的提高。一是继续推进新《劳动合同法》,扭转劳动力价格长期低估的局面,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促进开发国内消费;二是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限制环境污染大、能源消耗高和技术含量低的加工贸易项目;三是稳定劳动密集产品出口,促进贴牌生产向建立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转型,促进沿海地区出口向中西部地区出口转型;四是安排有关政策,鼓励企业把质量好、价格优的产品转向国内市场。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