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运转的钢绳芯输送带上,准确识别出现磨损、断芯、接头位移等问题的部位,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判断出其使用寿命和报废时限,这是该领域的一道世界级技术难题。 “我们攻克了这个难题,获得了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度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昨日,洛阳泰斯特探伤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窦伯英高兴地说。 记者在该公司实验室见到了泰斯特输送带钢绳芯探伤系统:一个个长方形的黑色匣子被固定在钢绳芯输送带下方,旁边放置了一台中央处理器。 窦伯英说,这些黑色匣子就是他们的“宝贝”,实现探伤最核心的技术就在这里面。目前国内已有的输送带探伤设备并不完善,有的设备必须在停机检修或慢速运行时才能进行检测,有的设备采用X光对人体辐射很大,且检测结果无法量化,更无法实现在线实时监测。 她说,泰斯特公司在这些黑色匣子里装有自主研制的全息磁探伤装置、大容量数据采集装置等。 全息磁探伤装置内的传感器灵敏度极高,不仅能够快速定位探测出输送带钢绳芯内外部断丝、磨损、锈蚀、疲劳等各种损伤量值,还能对高速运转输送带进行实时探伤。大容量数据采集装置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数据系统传输至中央处理器,经过一系列综合分析,准确评估被测输送带的剩余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钢绳芯输送带被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运输、建筑等领域,过去由于缺少科学可靠的监测设备,输送带的使用安全和精细化管理一直是“盲点”,虽然国内外一些企业和科研院有所涉足,但都因技术难度大最终放弃。泰斯特公司经过近两年的科研攻关,研制出TST输送带钢绳芯探伤系统,成功攻克这一领域关键性技术难题。 泰斯特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成立于2010年10月,一直从事铁磁性金属构件无损探伤技术的研发和销售。“刚开始,我们也有顾虑,世界上都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们有几斤几两,能不能攻下?但是,企业发展倒逼我们必须‘向虎山行’,不然,我们就没有拿得出手的竞争力。”窦伯英说,定下了目标,就咬紧牙关来做。需要人,公司统一调配、全面倾斜,需要多少给多少,全公司只有60余名员工,从事专职研发的人员就有40名;需要经费,公司一点不打折,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30%用于研发。 “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真不假。”窦伯英说,新发明的系统投入市场后反响非常好,“好产品,不愁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