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ogf49gjkf0d
1月16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我国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这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出开拓欧洲市场、服务世界航天的重要一步,也意味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了新一年的开门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总书记便来到辽宁老工业基地考察,强调“要发展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于一身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多作贡献。2015年11月,习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发言强调,未来5年,中国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三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紧紧抓住创新驱动这个促进发展的“牛鼻子”,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着力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高铁“出境”、国产大飞机下线……如今,以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新主体、新业态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灌注强大的内驱动力,成为发展新引擎。
(一)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审慎决断,加快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国门、亮相海外,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全球影响与日俱增。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总装车间,习总书记登上一列即将竣工的动车组头车,并坐上旅客座椅体验。
“高铁动车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习总书记兴致勃勃地说,高铁在“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也是“抢手货”,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扬名的中国高铁,早已成为中国的外交金名片。中国领导人在对泰国、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国家与地区的访问中,都曾多次推介高铁技术。
然而,人们不会忘记,大而不强曾是中国制造的短板。
“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深刻洞察、审慎决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了千明。新常态下,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紧迫性不言而喻,被喻为“国家制造业脊梁”的装备制造业同样使命在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变化,在不断发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英美的脚步,中国高铁也开始敲定订单。时隔一月,又拿下印尼雅万高铁项目,成为中国高铁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国门的“第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