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当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完成与天宫一号的“约会”之后,其上安装的具有整船更高精度加速度测量能力产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也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
航天科工相关负责人表示,飞船所用的加速度计的技术实力目前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以此技术为基础,航天科工开发了性能优良的民用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无线随钻测量系统和磁性连续测斜仪等,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曾成功应用于汶川地震救灾和舟曲灾后重建,无线随钻测量系统和磁性连续测斜仪则分别应用在油田的钻井和测井过程。
该负责人认为,这些成果不仅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而且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贾根良认为,历史上,凡是依靠出口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最后都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中国必须下定决心自主研发核心和关键性技术,不能寄希望于依靠别人,要利用好庞大的国内市场,让它成为中国自主技术和产业得以孵化的土壤。
新兴产业助力企业转型
在太空技术装备等方面积累的优势使航天科工在发展民品业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民品在航天科工收入格局中所占比重已近2/3。
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表示:“去年,全社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支出,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是10240亿元,占GDP的比例是1.97%。我们看到嫦娥1号、2号、天宫、神舟相接,探月观测、深海探测等一些重大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后面,是承担这些任务的科技集团,这些大多数都是由科研院所转化为企业的集团。他们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的同时,把自己的技术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
此前,中国颁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安徽一家锂电池企业总经理李先生此前在一家电冰箱厂工作,2008年,酷爱物理专业的李先生预感到锂电池作为新材料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辞去工作后,和一个投资人联手成立了这家锂电池生产企业。
从初期的不被人认可到现在有1000多万元的订单,这中间的时间仅为两年。
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从2010年开始,政府即开始积极引导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从2010年的谈目标到现在的政策已经越来越明确和细化。而新兴产业自身也经过了前期的积累,交了不少学费,即将步入发展期。
有专家表示,主要经济大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控制权争夺的今天,中国若不能在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取得先导性技术突破并将其产业化,不仅无法占据此次超级产业革命制高点,更有可能在全球新一轮的产业分工与财富版图切割中被边缘化。
依靠技术创新“抢滩登陆”
记者在温州采访时发现,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打火机制造业、制鞋业等行业的企业都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
一边是用工荒,一边是老板也无力再招人。
“工人要求每个月再加一些工资,而目前,如果再加工资,我就要亏损了。从现在的工资水平来看,我几乎没有利润。”温州一家打火机企业负责人说。
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出现,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制造”在传统的工业领域已经越来越不具竞争力。
有专家认为,在这一大转型的历史时刻,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如果赶不上,其经济崛起进程很可能被中断。占领了高技术和高端产业的“高工资国家”,仍会打败技术落后的“低工资国家”,就像当年英国人用纺织机打败中国、印度的手工织品一样。
中国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罗文认为,中国工业大而不强,关键症结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目前中国高端芯片和通用芯片对外依存度超过95%,基础电路工艺落后发达国家约5年。如何突破一批“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尽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国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面临的最大难关。
能做到自主创新的企业“活得都不错”。
今年以来,在钢铁行业形势严重下行的情况下,山钢集团济钢在高端产品市场不退反进:先是成功中标中海油1万吨海工用钢,再是成功试轧国家专项X90/100三代管线钢,接着又与ALSTOM水电(中国)公司首次签约生产100mm以上钢板,在这之前,这家公司在国内只采购舞钢100mm以上厚钢板产品。 1至4月份,济钢一级研发产品平均单位贡献达到每吨400元以上,同比实现较大幅度提高。
今年第一季度,济钢在钢产量同比减少21.33%的情况下,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取得了产量降低,销售收入不减的业绩;而此时,国内不少钢厂还处在亏损的“泥潭”中。
追出去:给客户做定制
对于济钢而言,单纯的技术进步在严峻的行业形势下,并不能够使企业“起死回生”。济钢在此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研发人员从“象牙塔”里走出来,不仅要跑外部市场跑订单、寻找客户需求,还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不仅要考虑今年的成本,还要计算今年的研发对明年预算的影响。
济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的产品研发机制对研发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高的专业技术及现场实践能力,还必须懂营销、会算账。新机制下意味着研发人员必须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研发出市场急需的、质量高的、差异化的、高收益的产品。
洛阳一家做
轴承配套的企业负责人郭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下游客户需求的边界正在被打破,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经常深入到下游客户那里参与其研发和生产。对于上游客户,我们也在采取着全球性的采购方式。企业需求越多,上游供应商就会做得越细致。”
有专家认为,由于产品生产的基础性活动在整个制造活动中的重要性变弱,价值链的其他活动将会变得突出。更多的企业会将制造与服务融合,以寻求更具创意的方式迎合客户的需求。渐渐地,制造业务会更像是咨询顾问,在产品生产出来前,企业会花很多时间与客户讨论其需求。(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