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575-86383726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李罡:做悠闲老板 提示:找轴承配套产品请点这里 我也要发布产品信息

李罡:做悠闲老板

发布时间:2007-10-13 发布人: 新昌金戈轴承有限公司 点击量:1041
李罡:
  
宁波摩士集团董事长
宁波市工商联副会长
宁波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宁波市首批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
  
李罡是宁波企业家中工作得最悠闲的一个。悠闲的可以数天不理“朝政”,一天没有手机铃声响起。尽管他的摩士集团的“家产”已超过5个亿。
  
15岁当学徒,17岁自己就开了五金厂,到19岁时就已经管理过6家工厂,宁波摩士集团董事长李罡在经营道路上闪烁着经营智慧的光芒。不论是从发家时的“小老板”制度,还是后来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无不彰显了其独到的经营智慧。
  
李罡用智慧寻得了一份难得的悠闲。现在,李罡又开始思考如何全面导入资本运作,用资本来壮大企业。
  
“小老板制度”走上快车道
  
在摩士的发展史上,李罡独创的小老板经营制度,更是其经营智慧的精华所在。
  
1994年,摩士集团的前身镇海特种微型轴承厂发展步入快车道,订单已经多到来不及组织生产。怎么办呢?这时,李罡向周围的朋友、村民和亲戚们推出了一个大胆的经营方案,建议他们出资购买轴承生产设备,组织利益共同体,由他的特种微型轴承厂负责生产管理、协调和产品销售,利益共享;如经营不利,李罡承诺收购生产设备。
  
这一决定立即吸引了上海、慈溪、余姚等地的经销商、亲戚和同行前来投资,使摩士的生产能力迅速得到了扩张。“那时我组织了24个小老板为我生产,利用了1000多万社会闲散资金,扩大了生产能力”。通过组织小老板生产,李罡的工厂产能4年间由建厂时的月产12万套轴承迅速扩张到了1996年的600万套,注册资金扩大到3300万元。
  
通过小老板制度取得规模扩张后,1996年12月28日,李罡启动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要求小老板以生产设备按投资成本比例入股,组建股份公司,正式建立了摩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对股东承诺了固定回报。李罡告诉记者:“当时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继续靠散兵游勇式的生产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因此必须将这些游击队组织成正规军,这才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谁也想不到,一个集团公司的老总每天上班时间竟然可以用“悠闲”两个字来形容,没有案头累牍的公文,没有关于工作的电话,没有人找他签字,也没有业务单位找上他办公室洽谈业务。企业家惯常的忙碌在李罡身上似乎没有一点踪迹。
  
一般企业都是由一把手来全权管理所有事务,而摩士则是采用了职业经理人来负责管理企业具体事务,管理上采用工场长、总经理、总裁三级管理制度,工场长向总经理负责,总经理向总裁负责,总裁不过问工场长的工作,总经理也不负责具体生产环节的问题,这样一来,摩士在管理上大大节省了管理成本,从而形成了三级经营体制和人人为经营者机制,也使得董事会这样的企业大脑从繁重的管理上脱离开来,只需要负责制定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和目标管理,抓好才和财,即,人才与资本。从一线脱身的李罡才会如此清闲。
  
当这样的“轻松”董事长,李罡非常乐意。谈起自己的“闲”,李罡也非常自得,“在正常情况下,我只要上半天班就可以了;出去半个月回来公司也是运转如常。因为我聘请了多个职业经理人来担任集团总裁和各分公司负责人,这样我就不用为企业日常管理费心。”
  
真的像李罡自己说的那样清闲么?实际上,“清闲”的他更多地将精力集中于公司长远的发展思考,摩士工业园区的规划、企业远景策略、企业文化建设等都需要李罡把关决策。“这才是董事长真正的职责,”李罡这样认为,“和世界上其他大型企业竞争,光有产品还不行,摩士现在是做企业,不是做产品。”他更关心的是企业资本的如何有效运作。
  
日不落号起航
  
摩士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以“走出浙江发展摩士”的战略决策,实施建立宁波,上海,大连三地的“经济三角”和“科技三角”的互动发展格局;标志着摩士的扩张计划开始实施,其产品线将从目前的微、小型球轴承向其他轴承产品种类全面延伸,通过全国乃至海外资源优化整合,全面提升产业结构,进行垂直整合,这些举动,恰恰彰显了李罡的“野心”:要将摩士做成日不落企业,要将摩士做成轴承的代号。
  
按照李罡的设想,摩士集团的扩张计划里涵盖了范围更广的轴承产品,未来的重点将发展汽车轴承、IT轴承等发展快、需求量大同时对精度要求更高的轴承产品,通过与国外先进厂商的合作与互动,向高端产品细分市场发展,形成企业的核心产品系列。
  
在紧缩型宏观调控政策和生产资料大幅涨价的背景下,摩士集团却为何一反常态进行战略扩张?对于这一扩张举动,李罡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他认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工程机械等行业都要用到轴承,轴承就是一个日不落的产业。但目前我国的轴承消费才刚刚起步,欧洲人均轴承使用量为50套/人,而我国目前仅为2.5套/人。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轴承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这就是我们发展的机遇。”
  
为了打造高端产品,同时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李罡向国内的轴承生产线厂商定制了合理设计的生产线,并通过目前公司聘请的两位国外顶级技术专家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使摩士集团得以“国内价格、国际品质”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本网介绍
  • 举报、删除、修改及认领信息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轴承网 (创办于2006年) 客服咨询:0575-86383726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报警处置中心 备案号:浙ICP备05073488号
    轴承网―以新昌轴承为依托,致力推动轴承行业电子商务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