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575-86383726
◎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2000万欧元增资青岛 卡拉罗全球棋局再落子中国 提示:找轴承配套产品请点这里 我也要发布产品信息

2000万欧元增资青岛 卡拉罗全球棋局再落子中国

发布时间:2007-11-07 发布人: 新昌金戈轴承有限公司 点击量:1186

“如果人们以为意大利只有奢侈华美的服装和美食,那就错了,我们也在追求制造出工业领域的PRADA。”
   一位来自威尼斯的记者说,“卡拉罗家族在意大利很受人尊敬。”这个集团的消息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报纸上,毫无疑问是意大利跨国企业的典型。
   没错,作为世界领先的传动系统生产商,卡拉罗在农用机械、工程机械及物料搬运机械用的传动系统技术上的地位与影响自不待言,但更多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这还是一家将浪漫气质与制造艺术完美结合的意大利企业。
   倘若不告诉你,仅从柔和的厂房设计与充满了现代感的办公环境上,你根本无从判断卡拉罗到底是属于哪个领域的企业。的确,米黄色的明净工厂与办公楼在秋日的阳光下暖意洋洋,无处不见的绿树草坪据说达到了建筑面积的1/4,一件件镀着橙红色的精致展品、一排排专业设计的抽象画幅,还有正在设计中的摩登广告,恐怕没有一处会令人联想到这是一家典型的重工业设备配件制造商。
    是呀,谁能想到,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受人尊敬的马里奥.卡拉罗先生还曾是意大利“劳动骑士勋章”的获得者,并担任过威尼托地区制造业协会的主席,甚至发表了数篇颇有见地的涉及经济社会领域的论文。
    谁又会想到,这位个子不高、声音不大的家族企业领袖几年来一直担任着意大利最具声望的古典音乐文化组织——帕多瓦音乐爱好者协会的主席,而且还是帕多瓦市和威尼托地区管弦乐团的主席。
    ……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曾有一篇评论如此讲互联网企业:越像互联网企业的公司越不得好活,而越少有传统模式味道的企业却悠哉乐哉。而对于机械制造业,这个辩证法似乎也同样说得通!
    卡拉罗已迫不及待地掀起了中国新工厂的“红盖头”。
    10月17日,卡拉罗(中国)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在青岛举行了盛大的开业典礼,位于城阳区青大工业园的新工厂高调亮相。来自全球各地的数百位客户、配套商以及政府、媒体各界人士,以及佩戴着从意大利特地空运来的大红色领带的卡拉罗员工们同时举起手中的香槟,共同见证了这个特别的时刻。
    至此,卡拉罗的世界版图上已拥有了18颗棋子。在其全球董事长马里奥·卡拉罗先生看来,这家新工厂的开业意义深远:未来,1/3的生产能力将由意大利转移到中国,而这种转移将使得生产成本比在意大利降低15%左右。“不过,成本并不是唯一的考虑,最吸引我们是中国市场的前景。”
    这并不是卡拉罗在中国的第一个落脚点,2004年底,这位意大利传动巨子已在青岛经济开发区组建了首家中国工厂,小试牛刀。而试水的结果便是:时隔三年,卡拉罗果断地增资置厂,扩大规模。
    据有关人士介绍,占地23000平方米的新工厂总投资达到2000万欧元,共有五条生产线,设计产能为电机驱动单元10000万件,桥和箱80000台套。卡拉罗执行总裁博萨瑞更是对未来充满了期望,“计划到2009年,卡拉罗中国工厂的营业额将从2006年的1000万欧元增长到1亿欧元。”
    布局中国市场
    正如一位政府官员所言,“此次卡拉罗的巨资投入,是对于中国市场发展信心坚定的表现。”马里奥?卡拉罗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中国市场的青睐,这位架着黑框眼镜、头发花白的老人用带有意大利口音的英文表示,“继印度、阿根廷、波兰、德国、美国之后,中国已经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市场。”
    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卡拉罗的眼光不断向中国聚焦。据透露,目前老卡拉罗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在中国负责不同业务,而在投资力度上卡拉罗的雄心也可见一斑,从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的租赁厂房、不过百万投资到目前大笔如椽的扩张建设、全力打开市场,卡拉罗已经铆足了劲。
    对此,CEO博萨瑞先生宣称,“进入中国市场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工业产品领域经验丰富的他说,自2001年卡拉罗产品销售到中国以来,一直到2004年在中国建厂,卡拉罗集团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在不断增强,无论是农业机械还是轮式装载机、挖掘机等其它工程机械的市场形势都非常乐观,而这对于主要从事驱动桥和变速箱等传动部件总成产品生产的卡拉罗而言绝对是个利好消息。
    众所周知,驱动桥是车辆和工程机械传动系统中最后一级传动,主要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桥壳等组成。其质量直接影响整机的好坏,随着当前整机设备技术升级,卡拉罗的竞争力自不待言。据博萨瑞介绍,卡拉罗在车桥方面为世界第一,而在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传动系领域同样表现出色。
    据业内人士分析,除了看好产品的市场前景,卡拉罗增资扩建还有另外的考虑,卡拉罗与世界著名的公路、非公路车辆、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制造商,如凯斯、纽荷兰、沃尔沃、小松、特雷克斯、约翰?迪尔等都有着长期战略性合作,而随着这些主机厂陆续进入中国,卡拉罗的脚步自然不能放慢。
    好在,经过了三年的生产磨合、技术工人培训与全国销售网络铺设,卡拉罗已为未来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据了解,“目前,卡拉罗已能够为轮式工程机械如轮式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以及叉车、拖拉机、汽车等进行配套,客户包括福田、詹阳、柳工、徐工等企业。”
    其实,卡拉罗的中国战略并不局限于青岛一地,日前刚刚开业的微齿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也是个重头戏。
    据介绍,刚刚加入卡拉罗集团的微齿作为全球中小型精密齿轮和传动部件生产第一品牌,客户遍布世界各地。而这家投资1300万美元的苏州工厂将主要生产传动系统的零部件和配件,广泛用于电动工具、园林机械、汽车和船用传动系统等领域。“苏州这个企业规模在23亿人民币左右,2/3销售配件,可以用于建筑设备和电动设备,除了给我们自己配套也可以实现产品互补。”
    其实,在卡拉罗集团的发展战略规划中,我们不难看到它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努力,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市场上。“除了进一步推动核心业务和相关领域的发展,我们还计划在未来几年里不断更新产品系列,更加关注环保牵引系统(如混合型动力机车)在快速增长市场的机遇;以及进入新市场,如越来越受关注的风力发电市场等。”
    十年之约
    不论如何,卡拉罗已欣喜地看到,自己身体里流淌的中国血变得越来越鲜红。
    但与某些旗鼓相当的同行比起来,卡拉罗的中国行程似乎有点落后。不过,它并没有因此乱了阵脚。
    博萨瑞的态度无疑是坚定而鲜明的,“虽然我们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但信心很足、决心很大”。他看来,后来者居上的卡拉罗是不会错过这场盛宴的,“中国经济与前些年比,已脱离了那种价格决定一切的初级阶段,到达了理性消费阶段,对产品的使用周期、产品效率等性价比考虑得更多、更成熟。”
    而博萨瑞并没有忽视价格争夺。他说,中国的价格战的确很难应对,毕竟与价格优势的中国产品相比,进口的技术产品都比较昂贵,而中国客户能否承受这较为昂贵的配套,对卡拉罗来说是个重要的挑战。他强调,卡拉罗一直坚信,“高质量是发展趋势,我们将继续保持高品质,向全球提供同样质量标准的产品。”
    不过,“促进本土化生产,提高竞争力也是卡拉罗的当务之急。我们的生产在年底很快进行,既有具体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也会出口到其他国家。”博萨瑞补充道。
    显然,卡拉罗在中国的处境已和三年前大有不同。如果再回溯到十年前,更是天壤之别。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茅仲文在回忆起十年前访问卡拉罗的情节还颇多感慨:当年的中国传动市场一片空白,而卡拉罗公司也最终没有受邀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外资巨头;反而在鱼龙混杂、竞争激烈的新千年后,它却姗姗而至。
    对这个问题,卡拉罗先生的说法是,“十年前,卡拉罗的国际化生产经验不是很丰富,而中国市场并不成熟,我们选择了其他国家尝试全球采购、本土生产、全球销售。而后来,卡拉罗相继在阿根廷、俄罗斯、德国都开设了生产工厂,现在印度市场已经达到80%本土生产。而今后重点会逐渐转移到中国来,将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带到这个市场上,未来轴承和配件都会在本土制造,2年后80%产品将由中国制造。”
    毫无疑问,时下的卡拉罗已对集团的国际化运作信心十足。经历了十余年的国际化浸淫,卡拉罗已于1995年在意大利上市,全球分布有18个工厂,并在土耳其和日本设有代表处,世界范围内拥有雇员2800多人,截止2006年底,集团的合并销售额为6.67亿欧元。
    国际化风生水起
    拥有65年发展史的卡拉罗并非生下来就是巨人。
    始建之初,卡拉罗主要从事农业播种机的生产。在发展了20年后,公司开始进入农用拖拉机领域,并在1958年生产了第一台拖拉机轴承“Tre Cavallini”。
    1970年代初,马里奥成为卡拉罗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市场趋势促使他开始在生产工艺设计上的改造创新,引入了早期的使用四轮驱动轴和驱动系统的车型,并着手扩大和发展车桥和变速箱业务,后来逐渐将拖拉机业务剥离出去,集中精力做好高速公路车辆用自动化系统的工业开发。到1985年时,卡拉罗在世界市场上已处于领先地位,所销售车桥已超过10万套。
    在核心业务的带动下,卡拉罗也接管和建立了与核心业务相关的公司,以分散二级产品的生产。在收购了OMG公司(意大利东北部企业,专门生产制造机动车辆零件、离合器和接头)和SIAP公司(齿轮和锻件制造商)之后,卡拉罗集团终于在1986年正式成立。
    通常,当企业发展到一个阶段,国际化战略自然提上日程。1990年代后,卡拉罗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的好消息便接连不断。1995年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本网介绍
  • 举报、删除、修改及认领信息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轴承网 (创办于2006年) 客服咨询:0575-86383726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报警处置中心 备案号:浙ICP备05073488号
    轴承网―以新昌轴承为依托,致力推动轴承行业电子商务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