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HerberttHymer)率先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此后,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完善,从而创立了垄断优势理论,又称“海默—金德尔伯格”理论。海默还认为,东道国的当地企业相对于跨国经营企业来说至少有三方面的优势。金德尔伯格侧重于分析市场不完全对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作用。二、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从“国际分工为什么不通过世界市场,而是通过跨国公司来进行”出发,通过研究世界市场的不完善以及跨国公司的性质,来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内部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企业之所以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由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造成的,为了获得最大限度利润,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将中间产品市场内部化。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著名学者邓宁(JohnH.Dunning)在综合各类学者关于跨国公司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在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国际技术转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OLIparadigm)理论,即所有权优势(OwnershipAdvantages)、区位优势(LocationAdvantages)和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Advantages)。四、“雁行模式”理论“雁行模式”(FlyingGeeseParadigm)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Akamatsu)在1932年提出来的。雁行模式认为,一个国家的某一特定产业在其生命周期中实际上经历了进口、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该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这四个阶段而呈型,形状很像展翅飞翔的大雁,故以雁行命名。这四个阶段分别是:(1)进口阶段。(2)进口替代阶段。(3)出口阶段。(4)重新进口阶段。
想发布资讯信息?
联系电话:0575-86383726
QQ:457518499
Email:457518499@qq.com
推荐风水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