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铸就优秀
□文/王红明
前段时间品保部的精英们对《班组长如何抓质量》一书进行了精彩解读,让我受益良多,作为一名生产管理人员对如何搞好质量管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品保部人员作为质量管理人员讲关于质量的课,可谓是内行人说内行话,自是驾轻就熟,效果自然就不会差。我想这就是专业的力量,专业铸就优秀,专业成就未来。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更专业,进而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和质量声誉呢?
第一,我们要转变干部观念。作为干部,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干部必须认识到,对质量的管理和把控是每个生产管理人员的必备能力,而绝不仅仅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光靠几个质量管理人员去管理质量是远远不够的。生产和质管部门应该共同为抓好质量而努力,不应该泾渭分明,各自为政,更不应该产生矛盾对立的局面,因为质量投诉和延期交货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第二,员工是企业生存和提高质量的第一要素,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与员工的质量意识密不可分。说到底我们的每一件产品都是一线员工生产出来的。而一件产品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如果生产者缺乏自觉的把关意识,只靠质检部门来抓既力不从心,也很容易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所以提高每一个员工的质量意识是非常必要的,要把质量第一的观念牢牢植入每个员工的心中,而要提高每一个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和培训是关键,我们作为管理人员,就要充当好教员的角色,带领和引导员工搞好产品质量,因为人都是有可塑性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带动和调教,所以当员工出现质量问题时,不要轻易下结论,给他们贴上“朽木不可雕”的标签,这其实往往是我们自身管理能力不足的表现,因为我们的许多工作都是大量的重复操作。一次小小的“走神”,产生错误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但流到客户手上很可能就是一件漏序品或裂纹品,很可能会招致一个“NCC”或一次客户投诉,所以要确保产品质量,除了员工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必须配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我们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推广防错装置,因为防错装置是个好东西,它既是客户的要求,也是公司质量保证的需要,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有少数员工因为怕麻烦而将它弃之不用,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所以保证产品质量完全依赖于员工的自律是不现实的,比如在“质量月”活动中,质量不良的比例明显下降,但是过后又有反弹的迹象,所以我们要狠抓质量毫不放松,始终绷紧质量这根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松一口气的想法。
第三,要提前预防。扁鹊医论:“上医医无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告诉我们质量应重在预防,防患于未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预防措施做得越早,损失就越少,如果等到产品出了质量问题以后再去采取措施,不仅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还会严重损害公司的形象,所以我们切不可到出了质量问题以后又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来为自己的过失寻找借口。
第四,要正确对待客户的投诉。客户对我们指出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和改进,作为管理人员我们虽不直接参与产品制造,但我们的工作质量却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平时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自信满满。《割草工的电话》的案例告诉我们,对我们的工作质量,客户最有发言权,只有客户的投诉和抱怨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了,才能说明我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所以对待质量问题,我们一定要以零缺陷为目标,对质量不良采取零容忍,就像眼睛里揉不进沙子那样,根据现场质量要求,不接受不良品、不产生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而绝不能认为质量说起来重要真重要,做起来次要或不要,忙起来不要就不要。在中国有海尔的张瑞敏怒砸冰箱,韩国有三星的李健熙愤烧劣质产品,在我们企业内部,我们也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对一切质量不良,说不。
质量决定品质高低,管理决定企业成败。如果没有质量,生产等于负数;如果没有管理,发展等于负数;如果没有质量管理,诚信与声誉等于负数。而我们公司的质量频频亮出红灯,说明我们的质量管理有待改善,为了挽回公司的质量声誉,为了不让生产和发展等于负数,为了企业的成功,让我们共同来抓好五洲新春的产品质量。
(作者单位: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